“每天没时间运动”“出门健身太麻烦”—— 不少人总以这样的理由搁置锻炼,却忽略了居家生活中的 “碎片化时间”。其实,沙发、厨房、卧室这些看似只能休息的地方,只要稍作调整,就能变成 “家庭健身房”。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教授李欣指出:“成年人每天累计 30 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即可降低 20% 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微运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便捷方式。”
窝在沙发刷手机时,不妨试试 “家庭接力赛” 微运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居家健身指南》推荐,可利用沙发靠背完成 “支撑交替触肩”:双手撑在沙发边缘,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交替用手肘触碰对侧肩膀,每组 15 次,每天 3 组。这种动作能有效锻炼上肢力量与核心肌群,还能邀请家人一起 “接力”,比如孩子负责计数、老人责计时,让运动充满互动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康复科主任刘伟表示:“长期久坐会导致核心肌群松弛,而沙发支撑类动作能激活腹横肌,改善腰背痛问题。” 数据显示,坚持每天做 20 分钟此类动作,4 周后腰腹力量可提升 18%。
做饭时的等待时间,正是微运动的好机会。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荐 3 个厨房动作:
切菜拉伸:切菜时双脚与肩同宽,一手扶台面,另一手向上伸直并向外侧拉伸,左右交替各保持 15 秒,缓解肩颈紧张;
负勺子松肩:双手握勺子两端,举过头顶后向后方拉伸,感受肩部舒展,每组 10 次,改善圆肩驼背;
毛巾展胸腰:双手抓毛巾两端,手臂向后展开,同时挺胸抬头,每组保持 20 秒,预防上交叉综合征。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做饭时穿插这类微运动,可使每日活动量增加 1200 步,相当于多走 10 分钟路,还能减少久坐带来的代谢缓慢问题。
起床和睡前的小动作,也能守护健康。很多人习惯睡醒后 “仰卧起坐式” 猛起,容易引发头晕,甚至拉伤腰腹肌肉。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主任孙伟建议,起床时先侧躺,用手臂支撑身体缓慢坐起,避免血压骤升。
睡前可做 “人体翻书” 式翻身:侧卧时双腿屈膝,上半身缓慢向两侧转动,像翻书一样,每组 10 次,放松脊椎周围肌肉。
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坚持睡前做 5 分钟 “人体翻书” 动作,可使睡眠质量提升 23%,还能减少夜间落枕概率。此外,睡前在床边做 3 分钟踮脚运动,还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水肿。
这些居家微运动无需专门器械,也不用额外腾出时间,只需在日常场景中稍作调整,就能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健康积累。正如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所说:“健康不是靠突击运动,而是靠融入生活的小习惯,每天坚持几个微动作,长期下来就能收获大健康。”
(摘自老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