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搬花入房
秋季花卉入室时间要灵活掌握,不同花卉入室时间也有差异。米兰、 富贵竹、巴西木、朱蕉、变叶木等热带花木,俗称高温型花木,抗寒能力差,一般气温在10℃以下,即易受寒害,轻则落叶、落花、落果及枯稍,重则死亡。所以此类花木要在气温低于10℃,就要搬入房内,置于温暖向阳处。天气晴朗时,要在中午,开窗透气。当温度过低的,要及的采取防冻措施。
对于一些中温型花卉,比如康乃馨、君子兰、文竹、茉莉及仙人掌、芦荟等,在5℃以下低温出现时,要及时搬入房内。天气骤冷时,可以给花卉戴上防护套。
山茶、杜鹃、兰花、苏铁、含笑等花卉耐寒性较好,如果无霜冻和雨雪就不必急于进房。但如果气温在0℃下时,则要搬入屋内,放在朝南房间内,也可完好无损地度过秋冬季节。而对于耐寒性较强的花卉可以不必搬进室内,只要将其置于背风处即可。这些花卉一旦遇上严重霜冻天气临时搭盖草帘保温即可。
适量浇水施肥
秋天是大多数花卉一年中第二个生长旺盛期,因此水肥供给要充足,才能使其茁壮生长,并开花结果。到了深秋之后,天气变冷,水肥供应要逐步减少,防止枝叶徒长,以利提高花卉的御寒能力。对一些观叶类花卉,如文竹、吊兰、龟背竹、橡皮树、棕竹、苏铁等一般可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腐熟稀薄饼肥水或以氮肥为主的化肥。
对一年开花一次的梅花、腊梅、山茶、杜鹃、迎春等应及时追施以磷肥为主的液肥,以免养分不足,导致第二年春天花小而少甚至落蕾。盆菊从孕蕾开始至开花前,一般宜每周施一次稀薄饼肥水,含苞待放时加施稀海讲肥水,含苞待放时加施1-2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
盆栽桂化,入秋后施入以磷为土的腐熟稀薄饼肥水、鱼杂水或淘米水。对一年开花多次的月季、米兰、茉莉、石榴、四季海棠等,应继续加强肥水管理,使其花开不断。对一些观果类花卉,如佛手、果石榴等,应继续施2-3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薄液肥,以促使果实丰满,色泽艳丽。
修剪整形要点
从理论上讲,入秋之后,平均气温保持在20℃左右时,多数花卉常易萌发较多嫩枝,除根据需要保留部分枝条外,其余的均应及时剪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为花卉保留养分。对于保留的嫩枝也应及时摘心。
如菊花、大丽花、月季、茉莉等,秋季现蕾后待花蕾长到一定大小时仅保留顶端一个长势良好的大蕾,其余侧蕾均应摘除。又如天竺葵经过一个夏天的不断开花之后,需要截枝与整形,将老枝剪去,只在根部留约10厘米高的桩子,促其萌发新枝,保持健壮优美的株型。
对榆、松、柏树桩盆景来说是造型、整形的重要时机,可摘叶攀扎、施薄肥、促新叶,叶齐后再进行修剪。
秋季花卉的常见病虫害
秋季虽然不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但也不能麻痹大意,比如菜青虫和蚜虫是花卉在秋季易发的虫害。在秋季香石竹、满天星、菊花等花卉要谨慎防治菜青虫的危害,菊花还要防止蚜虫侵入,以及发生斑纹病。
非洲菊在秋天容易受到叶螨、斑点病等病虫害。月季要防止感染黑斑病、白粉病。香石竹要防止叶斑病的侵染。